8 月 22 日晚,长安汽车发布 2025 年半年度财报显示:今年上半年公司规模取得稳健增长股票配资首选,新能源效益稳步改善,单车均价持续提升,企业盈利性进一步向好。
2025 年上半年,长安汽车累计销量 135.5 万辆,同比增长 1.6%,创近 8 年新高,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45.2 万辆,同比增长 49.1%;海外销量 29.9 万辆,同比增长 5.1% 。营业收入 726.91 亿元,归母净利润 22.9 亿元,扣非归母净利润 14.77 亿元,同比增长 26.36%,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 13.87% 提升至 14.58%,增长 0.78%,产品结构优化效应凸显。同时发布公司 2025 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: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送现金 0.5 元(含税)。
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,来自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新能源效益稳步改善。上半年自主新能源销量 42.68 万辆,渗透率 37.09%,同比提升 4.35 个百分点。尤其在二季度,随着多款新车密集上市,自主新能源单季渗透率攀升至 44.4%,环比提升 6.88 个百分点,同比大幅增长 12.46 个百分点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新能源产品均价持续上升,驶入高质量发展“收获期”
2025 年上半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50%,行业由“增量扩张”转入“存量竞争”。在这一关键转型期,长安汽车坚持“稳健勇进”的发展总基调,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和战略定力。
面对上半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,长安汽车坚定推进新能源“香格里拉”、智能化“北斗天枢”、全球化“海纳百川”三大计划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实现技术创新赋能的产品溢价,上半年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约 4800 元,单车盈利能力显著增强,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。
据统计,长安汽车上半年共焕新 18 款车型,其中包括 9 款新能源产品,高价值产品矩阵加速形成:阿维塔 07 上市 3 个月订单超 3 万辆;深蓝 S09 全球预售 8 天订单破万,长安启源 Q07 上市首月订单超 3.1 万辆,启源 A07 焕新后单月销量快速攀升至 8000 辆,大单品势头猛进。与此同时,用户服务的长安“一号工程”纵深推进。
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“国家队”,长安汽车正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。正如董事长朱华荣所言:“长安已度过转型最大投入期,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收获期。”
“三大计划”初见成效,创新成果密集落地
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,过去十年,长安汽车围绕新能源、智能化、前瞻技术领域,累计投入超 1100 亿元。全球有效专利超 1.2 万件,其中发明专利 4,100 余件,研发实力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 7 届 14 年名列行业第一。目前已经建成行业唯一的“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”、全球领先的测试中心,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护城河。
新能源领域,“香格里拉”计划实现新突破。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,形成电芯到整车装配的自主产业链,进一步推进低碳工厂建设。构建“金钟罩”电池系统,并量产 5C 高压快充技术,推出智慧新蓝鲸 3.0 和昆仑增程器专用发动机等。
智能化领域,发布“北斗天枢 2.0 ”计划,涵盖天枢底盘、 天枢智驾、天枢座舱等行业领先技术;完成垂直出库、爆胎行驶等 45 个动底融合功能场景方案开发;掌握了超脑中央计算平台、以太环网通信等关键技术;打造国内首个量产全车全域统一 DDS 协议栈。合作方面,与华为、腾讯、地平线、联通、亿航等 30 余家伙伴战略合作,携手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共平台。
全球化布局成效明显,上半年海外营收达 122.73 亿元,占比 16.89%。目前长安汽车在全球建设 76 个工厂、21 个制造基地,全球规划巴西、埃及等 20 个海外工厂,目前已建成并投产 9 个,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——泰国的长安罗勇工厂投产。长安已进入 100 余个国家市场,全球网点超 1.4 万个,连续两年入榜“ 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”。
在“价格战”转向“技术战”的行业新周期中,长安汽车持续加大在新汽车领域投入,未来十年将投入超 2000 亿元,新增超 1 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;今年底实现固态电池功能样车首发与飞行汽车试飞,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,2028 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。
技术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,新央企被赋予了更高使命
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,长安汽车通过技术赋能、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,实现盈利质量全面提升。
一是技术平台化带动规模效应。长安汽车历时 6 年打造的 SDA 智能汽车超级数智化平台,通过标准化电子电气架构和能源架构,可支持百万级规模,充分体现出“规模越大、成本越低”的制造业规律。基于 SDA 平台持续迭代的“天枢智驾”“天枢座舱”“天枢底盘”等智能化核心技术,不仅构筑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,更推动“研发投入-技术突破-产品溢价”的良性循环,上半年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 4800 元,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实现高效转化。
二是智能制造提质增效,数智工厂可实现制造效率提升 20%、成本降低 20%、降碳 19%,生产周期缩短 30%,确保品质与交付。
三是精益管理释放效益,“涅槃行动”推动新能源的盈利同比改善了 20%,新能源产品边际利润率持续改善。按照规划,今年长安新能源预计销售突破 100 万辆,增长率预计超过 36%,通过销量增长,向盈亏靠近。
7 月 29 日,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,整合了长安汽车、辰致集团等 117 家分子公司,覆盖了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、制造、商贸、物流及生态圈全产业链,锚定“新使命、新战略、新汽车、新生态、新服务”,随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,长安汽车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,势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。
作为新央企的首次财报,长安汽车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股票配资首选,技术红利持续释放,新能源效益稳步改善,展现出企业强劲的发展势能。正如朱华荣所言“中国长安汽车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,全是满满的机会。对长安汽车而言,我认为是海阔天空,更加自由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遨游,有更多自由度。”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